接连25年不断流,上游植被掩盖“绿线”比20年前西移约300公里,“黄河宁、全国平”的实际图景出现;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比98.5%,万元GDP用水量在2017年至2022年间下降近三成,高质量开展带正沿长江铺展……
黄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浩荡飞跃中,冲刷出显着的年代印记。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办理、体系办理、源头办理,统筹推进各项作业,加强协同合作,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开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看护好这一江清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身布置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维护。
近来,记者从青海沿黄河、长江顺流而下,来到甘肃、四川等地造访,切身感触写在大江大河间生态维护与高质量开展的答卷。
绿锁江河两岸 碧波自此东流
湟水河畔,层层叠叠的林带通过深秋的霜露,染上五颜六色的“妆容”。主河道翻腾的河水与一侧湿地中明澈的溪水并行而下,其间是招供休闲漫步的步道。
湟水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横贯青海省西宁市。从前,河边两边荒滩遍及,河水中泥沙稠浊。现在,河边两边林深草密、湿地连片,溪水明澈见底,步道曲径通幽。
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办理服务中心主任宋秀华是湟水河办理维护的见证者、参加者。她说,增绿是湟水河维护的重要办法。在湟水河沿岸建造湿地不只能够清水、固土,还能为市民供给休闲空间。
10年多来,西宁市沿湟水河打造了由海湖、宁湖、北川湿地公园组成的508.7公顷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全市湿地面积添加87.59公顷,湿地率从47.5%进步到64.67%。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办理难度最大、水害最严峻的河流之一。现在,两岸染绿、径流增大,是日子在黄河两岸居民最直观的感触。
这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风景(2023年7月6日摄,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甘南区域黄河段,当地大力施行湿地康复与维护工程,湿地面积达567.05万亩,径流量添加108.1亿立方米。玛曲县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道吉塔举例说,2023年黄河玛曲段出境流量达168.6亿立方米,较10年前进步近五成;年均水资源补给量达88.75亿立方米,较10年前进步逾六成。
飞跃的长江也曾因截流、取沙、污染等而“沉痾缠身”。
这是2023年6月26日在四川省宜宾市拍照的三江口(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地处四川宜宾的三江口,北上5公里,一座略显斑斓的白色水塔见证了长江环境的变迁——
这儿曾是宜宾长江沿江传统老工业集中开展地带,散布着火力发电、机械造纸、氯碱化工等一大批企业。砂石乱采乱堆,污水直排入江,江水质量持续下降,水生态功用不断退化。
“烟囱里排出的烟尘随风飘到城区,一晚上就能让洁净的窗台落上一层灰。化工厂、造纸厂的污水能让江面的白色泡沫延伸几公里。”当地居民回忆说。
2018年,跟着一声巨响,北岸老厂区终究一根烟囱轰然倒下,宜宾完全撤除了这片工业区。这期间,沿江20余家化工企业全体搬家或关停,撤除撤销餐饮趸船38艘,退出占用长江岸线5.61公里……
做“减法”的一起,沿岸建成生态缓冲带近82公里,环长江生态廊道近100公里……沿江天然岸线率从2010年的25%提高至2022年的97.7%。
《关于加速建造绿色宜宾的决议》《绿色宜宾开展规划》等规章制度也相继出台,长江生态修正和维护全面打开。2023年岷江干流宜宾段水质初次达100%Ⅱ类规范,长江、金沙江干流水质持续安稳达Ⅱ类规范。
统计数据也显现,2020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接连多年坚持Ⅱ类规范;黄河干流水质也在2022年初次全线到达Ⅱ类规范。
黄河“风景”无限 长江孕育“新”机
成片的光伏板构成封育区,让荒滩复绿;牧民到光伏园放牧,增收的一起,也处理了杂草丛生构成火患等问题……
从打造绿色动力基地,到构成一整套循环经济体系,这是发生在黄河上游的一个维护与开展相互促进的故事——
塔拉滩是黄河上游一处荒滩地,坐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这儿终年飞沙走石,但光照资源丰富。当地政府借此规划了光伏工业园区。
2022年6月9日,羊群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的华能青海公司光伏电站内活动(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短短几年间,这儿已构成100多座光伏电站,光伏板掩盖面积超越300平方公里。
绿色开展的“马达”全速旋转,惊喜与烦恼同步而来。
喜的是,光伏板阻滞风沙,土壤水分蒸发量下降,加之清洗光伏板的水相当于不定期“洒水”,荒滩地开端复绿。
烦的是,草越长越高,影响光伏板发电,并在秋冬季构成火灾危险。一些光伏电站开端花钱雇人割草。
“与其这样,不如让牧民放羊。”我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相关担任人马逢甲告知记者,这就有了“光伏羊”。
数据显现,在塔拉滩建成的光伏园区内,风速下降50%、土壤水分蒸发量削减30%、植被掩盖度达80%,真实完结了生态、出产、日子“三生”共赢。
统计数据显现,我国西北电网清洁动力发电量达1375亿千瓦时,相当于青海、宁夏、新疆三省区今夏总用电量,清洁动力发电量占比达40%。
与黄河“风景”无限比较,长江办理推进着沿江两岸城市迈向高质量开展。
人们在四川省宜宾市三江口长江边的绿道上漫步(2023年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站在宜宾三江口“长江起点”石碑处远眺,“共抓大维护、不搞大开发”的大字标语非常夺目。
5公里外的下江北老工业区已变身为江边亲水公园。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宜宾天原化工厂,从这儿搬家至新建立的三江新区,重获重生变身天原集团。
这是2022年7月20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拍照的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出产厂区(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公司充分发挥本身研制和运营优势,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开展之路,不只在氯碱等化工范畴持续领跑职业,在新材料、新动力范畴也完结布局。”天原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宗才说。
这是2022年7月20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拍照的东部工业园动力港(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绿色低碳,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挑选。宜宾市尽力在绿色低碳的开展浪潮中寻觅城市转型打破、快速开展的机会。以动力电池工业为例,宜宾从2019年零起步,2023年年产量现已打破1000亿元。
停靠在四川攀枝花加氢站的氢能公交车(2022年1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不止宜宾,地处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的攀枝花,正在致力于打通氢能“制—储—输—用”全工业链;大渡河、青衣江与岷江交汇处的乐山市,已成为我国多晶硅首要出产基地,高纯晶硅产能稳居全球榜首方阵……
这是四川省乐山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单晶硅棒出产车间(2023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守望美好日子 看护江河安澜
“全社会的生态维护意识显着提高了。”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对此深有感触。
这些年,生态环境改进提高了沿岸居民日子品质,日子品质提高又促进了人们生态维护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翻看王舰艇的摄影集,嬉戏的赤麻鸭、腾跃的渔鸥、寻食的斑嘴鸭……精彩的相片一张接着一张。
“西宁市区的湟水河湿地,常常能够看见这些鸟,咱们监测到的就有160多种。”王舰艇说,环境好了,水面扩展,人的维护意识提高,鸟种逐年添加。“鸟的安全间隔、戒备间隔、逃逸间隔都在缩短,人与鸟同框的画面越来越多。”
邀上三五老友,泡一杯“三炮台”,坐在黄河边边清闲度过一个吉祥的午后……近年来,兰州文明学者汪小平只需一有时刻就会到黄河边边坐一坐。
2024年10月4日晚,游客在黄河兰州段岸边赏识黄河夜景。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兰州是黄河上游榜首座大城市,300多万人依水而生。穿城而过的黄河把兰州城区一分为二。
翻看20世纪50年代兰州老相片,南北两山地表暴露,乃至难以找到几棵像样的树。现在,山河相融,南北两山尽显碧绿姿势。
盛夏的黄昏,黄河之滨晚风拂面,河道内大河飞跃,远望蔚为大观,人们在河畔或结伴品茗,或漫步运动。游客则乘坐羊皮筏子、黄河游轮,感触西北城市的水域风情。
汪小平说,近十年来,兰州尽力建造水清岸绿景美惠民的美好黄河,让黄河流域的文明成果融入实际日子,让大众可感可及。“现在,兰州市民对黄河的维护意识现已家喻户晓,期望黄河之滨越来越美。”
绿色开展的实惠,一个重要体现是收入的添加。
51岁的文校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办理处的生态管护员,这个牧民的孩子见证了过度放牧给长江源头生态形成的损坏:牧场退化、溪水削减……
“那时候牛羊越养越多,放牧却越来越难。”文校说,现在牧民们一方面操控牧群数量,牧场康复了;一方面兼任生态管护员,收入添加了。“我作为生态管护员,每年有两万多元的收入。”
2021年10月20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勒那村,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管护员在扎陵湖畔巡护。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宣告建立。为发动更多牧民参加三江源生态维护,三江源国家公园探究“一户一岗”生态管护机制,累计1.72万名牧民从放牧者变身管护员,吃上了生态饭。
在江河源头,生态维护已成为全民参加、全民获益的一项作业。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境内拍照的黄河(2024年7月31日摄,无人机全景相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巴彦喀拉山下,约古宗列盆地淙淙流动的雪水,明澈而寂静,会聚成襁褓中的黄河。从漫漫流动在草原上,到会聚成势一路向东。
姜根迪如冰川孕育出好像大地血脉的沱沱河水系,终究汇流成奔涌的长江,支撑起一条高质量开展的经济带。
新年代,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补抚育着中华儿女以簇新的姿势,迈向民族复兴的新征途。
文字记者:黄豁、汪伟、周盛盛
视频记者:李占轶、张智敏、王曦
海报设计:刘思录
统筹:张虹生、刘梦琪、方思贤、邱世杰